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英雄 Eroica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 "英雄"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該作品現在被認爲是貝多芬最偉大的傑作之一,也是音樂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與莫札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甚至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一同,都開創了新的音樂理念。

並不像標題所暗示的那樣,該作品中沒有什麼大戰役和生勝利的進行曲;而多有深沉、嚴肅的思考,憂鬱的回憶,充滿華貴和悲傷的儀禮;簡而言之,就好像一個英雄逝世時所作的對其生涯的總括演説。







創作歷程


貝多芬早在1789年時就有寫作一部英雄氣概交響曲的想法,但並沒有落到筆頭。貝多芬於1801年覺察到自己的耳聾,並在翌年夏搬至海利根斯塔特以躲避維也納的氣候。在那裏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遺書。他甚至想自殺,但「我的藝術把我拉回來」。在這一階段,貝多芬作出了該交響曲,也表達了其內心的奮鬥歷程。這首交響曲從1803年5月正式開始創作,作品完成是在1804年的年初。


名稱和題獻

貝多芬最初將該作品題獻給拿破崙·波拿巴。貝多芬敬佩法國革命的理想,以及為他們實現的拿破崙,但是當拿破崙在1804年5月加冕自己為法國皇帝時,他走到了放置完成創作的樂譜桌子前,將寫著「波拿巴」的字挖出來,留下了一個洞。之後,他把標題改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義大利文:Sinfonia eroica, composta per festeggiare il sovvenire d'un grand'uomo ),並改題爲獻給其贊助人洛布科維茨親王。
費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在說貝多芬生平的故事時說:

Cquote1.svg在寫這部交響曲的過程中,貝多芬一直想起拿破崙,當時拿破崙正為第一執政。在那時候貝多芬是很尊重他的,並將他看做古羅馬的偉大執政者。許多貝多芬的密友都看到了他的草稿封面頁頂部寫著「波拿巴」,而底部才寫著「貝多芬」。後來我跟他說拿破崙已自行稱帝的消息後,他就開始憤怒的大叫:「他只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居然為了自己的野心而踐踏人權;他把自己抬升到眾人之上,成了獨夫寡頭!」他走到桌子邊,將標題頁撕成兩半之後扔到地上。Cquote2.svg


然而之後出現了轉折;1804年時貝多芬告訴出版商「這部交響曲的標題還是叫『波拿巴』」。直到1806年才再改爲現名。然而,安東·辛德勒稱,1821年拿破崙逝世時,貝多芬說「我十七年前就為這個悲傷的事件寫了音樂」,意指該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




首演

該作品於1804年在洛布科維茨親王的城堡埃森堡(Eisenberg)的一場私人音樂會上首演。首次公演是在1805年4月7日的維也納劇院,由作曲家親自指揮。於1806年在維也納出版。
當時的反應趨於兩極化:有人認爲這是一部傑作,高貴、龐大、華麗、優美;也有人認爲它混亂、荒謬,是貝多芬的臆想,令聽者不知所措。過了幾年後的評價漸漸平和,但評論家依然認爲它艱澀、難懂,「不僅僅是爲了娛樂」。據稱,演奏者很享受此作品,並在1807年在萊比錫的一場演出中自願增加排練。




該交響曲共四個樂章:
  1. 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
  2. 葬禮進行曲:非常慢的柔板(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3. 諧謔曲:活潑的快板 (Scherzo: Allegro vivace)
  4. 終曲:甚快板 (Finale: Allegro molto)
如果包括反復,全曲時長可達50分鐘以上。在第一樂章中,貝多芬要求展開部要反復;該反復在1950年代晚期的演出中通常會被省略。




第一樂章

首樂章(有活力的快板),降E大調,四三拍,奏鳴曲式。該樂章沒有傳統的引子,而是以兩個雄壯的齊奏開頭,然後立刻引入寬廣的分解和絃大提琴主題。主題結束於不合調的升C音上。小提琴發出重復的高音,使和聲變得模糊,但在單簧管與雙簧管奏出的第二主題中得到解決。第二主題相對和美、憂鬱一些,但也有著莊嚴的氣概。
呈示部已經很長;但最為新穎的是貝多芬擴大了發展部的規模,使之比呈示部(不算重復)更長,不僅僅是主題簡單的變化,而成爲了戲劇性的核心。在一段狂暴、充滿衝突的小高潮過後,突然安靜下來,並出現了一個看似新的主題(實際上是主題的一個對位)。這個新主題,在弦樂所演奏的連續屬九和弦音量逐漸減輕之時,順暢地在E小調上出現,並且與第一主題互相交錯,其後亦於結束部分再次出現。
再現部開始之前的四小節,圓號提早重申了主題,但此時調性還未回歸到主調上,小提琴也還演奏著屬調的和絃,因而有不尋常的效果。
起初這一充滿先鋒性的樂段甚至被認爲是錯印,但貝多芬自己很珍視它。據其學生里斯說:「我當時站在貝多芬旁邊,以爲號手是出錯了。我說:『該死的圓號手,你不會打拍子嗎?這聽起來大錯特錯。』當時貝多芬差點給了我耳朵一拳。他很久都不肯原諒我。」
再現部基本上紋絲不動地重復了主題,只是做了一般的轉調。但尾聲的規模變得彷彿第二個展開部,與全曲的規模相配。起初調性不明確,但漸漸增強,直到高潮中小號光芒發丈地高鳴第一主題,令人熱血沸騰。
全樂章嚴謹而具有戲劇性。在規模和縱深上都有了顯著的開拓。其長度在貝多芬交響曲作品中,除《第九交響曲》之外,無出其右者。尤其有著節奏和調性上的革新,例如時常加入更有動感的四二拍段落,並多有不協和之處,例如發展部中小提琴在高音區將相差僅一個半音的E和F同時奏出,發出刺耳的怒吼。這些更爲豐富的表達傳遞出熾烈的感情,正如華格納所言「恰似自然的熔爐一般,表現了天才青春時期所湧現的種種情緒」。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勝利進行曲:非常慢的柔板),c小調,四二拍,稍似迴旋曲式。主題有兩個部分,都是木管樂器與弦樂器呼應:其一是開頭小提琴肅穆的c小調越段,配有鼓點般的低音,在新的調性中結束;其二是有著極大旋律性的一個短句。然後出現了C大調的段落,較爲明亮;但又進入了陰暗的主題。接著出現了三聲賦格段落,音樂變得急促、悲慟,在咆哮聲中轉到屬調。結尾主題重現,但卻只剩下碎片,由低音提琴的撥弦配合,尤其悲涼。木管樂器發出最後的叫喊,樂曲在弱奏中淡出。
該樂章通常被認爲是「英雄勝利」,羅曼·羅蘭稱之爲「全人類擡著英雄的棺柩」,柏遼玆將之與維吉爾悼念帕拉斯的詩篇相比。該樂章也是貝多芬所創作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之一。其莊重、哀傷,又充滿美感和獨特的感情張力,由簡單主題發展出多種變化,是貝多芬成熟風格的代表。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四三拍,諧謔曲。該樂章充滿能量,開頭的弱奏突然轉成特強;作曲手法簡潔細緻,感情色彩也有所變化。主題在雙簧管上出現。三聲中部有一個軍號般的主題,由圓號奏出。最後強有力地在鼓聲中結束。
該樂章雖然速度快,卻並非玩笑之作。對其的解釋有兩種極端:既有稱之爲「自然春色的復活」「鄉間歡快的集市」者,也有認爲是「軍營中的景象」的,白遼士甚至稱之爲伊利亞特中勇士們在其領袖的墓冢前所進行的舞蹈。這也是第一部在諧謔曲中使用了三支圓號的交響曲。




第四樂章

末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四二拍,奏鳴曲式、迴旋曲式、變奏曲式的結合體。在末樂章使用變奏形式是極不尋常的。其主題來源於貝多芬之前創作的《普羅米修斯的造物》;貝多芬欽佩普羅米修斯的精神,將他作爲該交響曲的結束,也是恰當的。該主題亦在1802年為獨奏鋼琴創作的「十五段變奏曲與賦格」(Op. 35,又稱「英雄變奏曲」)中出現。
該樂章開始時風馳電掣,聽起來在錯誤的調性(g小調和降E大調的屬調)上;但隨即突然進入較爲平和的變奏部分。一開始並沒有呈現出主題,而是先用低音和聲勾勒出了主題的骨架。然後用簡單的旋律與之相配,突出了音色的對比,還有些喜劇色彩。然後才出現了如歌的由兩部分組成的主題。接著有一段賦格和奔放劇烈的舞曲,緊接著另一個由主題變奏而來的賦格段,達到一個小高潮。接著進入了柔美、平靜的樂段,旋律交替進行。漸漸音樂變得強烈,直至一個強有力的壯麗的高潮。在一段較弱但充滿懸念的樂段過後,忽轉急板,暴烈的開頭重現,並引向特強的結束。
該樂章傑出地處理了調性和形式上的發展。其形式綜合了迴旋曲式(主題與不同樂段相穿插)、奏鳴曲式和變奏曲式。低音部分直到尾聲時才消失,但變化多端,起到支撐結構的作用。變奏的性格也從歡樂、奔放、狂烈到靜思、靜謐、溫柔,再轉向光輝的結束,突顯了英雄壯闊的歷程。劉易斯·洛克伍德(Lewis Lockwood)稱該樂章是全曲的昇華。




評價與解讀

該作品現在被認爲是貝多芬最偉大的傑作之一,也是音樂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與莫札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甚至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一同,都開創了新的音樂理念。但在貝多芬的時代,它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其先鋒性使得聽衆和評論家都感到不解;人們覺察到其原創性、嚴肅性與作曲的技藝,但卻並不大被感動。
該作品的長度幾乎是海頓或莫扎特所作的交響曲兩倍長,第一樂章就跟許多古典樂派的交響曲一樣長(因而在音樂會上通常第一個演出,以避免聽衆到後來疲憊)。作品比之前更富有情感,經常被舉為浪漫樂派的起始,也是交響曲歷史上里程碑般的作品。其表達內容也有所突破,第一樂章規模非凡,氣勢浩大;第二樂章情感濃郁,從葬禮進行曲主題的痛苦,到插曲的撫慰。末樂章也有同樣寬廣的情感。在早期的交響曲裏,末樂章通常快而輕巧,但這裡是較長的主題變奏,還有嚴肅的賦格。

柏遼玆在其論文中闡述道:

並不像標題所暗示的那樣,該作品中沒有什麼大戰役和生勝利的進行曲;而多有深沉、嚴肅的思考,憂鬱的回憶,充滿華貴和悲傷的儀禮;簡而言之,就好像一個英雄逝世時所作的對其生涯的總括演説。
音樂評論家蘇利文(J. W. N. Sullivan)寫說:「第一樂章是貝多芬鼓起勇氣面對他的耳聾,第二樂章是慢且如輓歌似的,描述他無法面對的巨大恐懼,第三樂章的詼諧曲,「不斷創造前進能量」,第四樂章是旺盛創造溢出能量。」
也有人認爲該作品體現了「人類的潛力和對自由的追求」,從而與法國大革命的精神相吻合,甚至可追尋到馬克思主義的痕跡。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

Beethoven -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Eroica" - I. Allegro con Brio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google











田園 Pastoral

貝多芬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no.68

於1808年創作的五樂章交響曲。這部作品模仿了自然。各樂章都有小標題,其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的聲響效果,對於交響樂形式和結構的開創性變革,都大大提升了標題音樂的地位。
貝多芬天生愛好自然,曾花盡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頻常地離開維也納,為的是到偏遠的鄉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人們在他1803年的筆記本中找到了這樣的話:「河愈大,調愈沉」,說明他通過觀察自然汲取靈感。《田園交響曲》就是根據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體驗寫成的。他並不是首位以交響樂描述大自然的作曲家,之前的約瑟夫·海頓曾於1802年首演的清唱劇四季》;然而他的技巧而要更高一籌,使得全曲充滿了對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對心境的出色描摹。


該交響曲突破了古典樂派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包含如下五個樂章:
  1. 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2. 小河旁邊之情景 (Szene am Bach)
  3. 鄉民們快樂的集會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4. 暴風雨 (Gewitter. Sturm)
  5. 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全長約40分鐘。最後三個樂章之間沒有間歇。




第一樂章


首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F大調,奏鳴曲式。開頭平靜、優美,漸漸變得積極、熱切,描繪了作曲家初到鄉間的感受。共有7個不同的動機。 開頭是一個平靜但有活力的樂句,並由此引發出了主題。發展部中,主題的一個下行動機進行了不斷的重複,多彩的配器營造出了生機盎然的氣氛。該樂章使用了微縮的手法,將十分簡短的動機多次變形。伊方·弗林德爾評論說:


貝多芬用節奏和動機的手法模擬了自然無止盡的重複規律,並且使用純粹的和聲創造了闊大的效果。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甚緩的行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小河旁邊之情景」,降B大調(F大調的下屬調),八-十二拍,奏鳴曲式。開頭弦樂器演奏出一個模擬流水的動機;大提琴部分有所分工,只有兩位樂手演奏流水動機,其餘的與低音提琴一同作撥弦的伴奏。
該樂章緩和、寧靜,描繪了作者陶醉於小溪邊美麗景緻時的感受。尾聲從第124小節開始。樂章結尾處(第130小節)有一個由三種木管樂器演奏的華彩段,模擬了三種不同的鳥叫聲。貝多芬在樂譜上作出了標示:夜鶯(長笛)、鵪鶉(雙簧管)、布谷鳥(單簧管)。這一做法在當時引起了爭議。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鄉民們快樂的集會」,F大調,諧謔曲。此樂章描繪了人們歡快的舞蹈。結構與平常的諧謔曲(諧謔曲—三聲中部—諧謔曲)不大相同,如下所示:
諧謔曲—三聲中部—四二拍插部—諧謔曲—三聲中部—四二拍插部—諧謔曲(縮短)
也就是說,諧謔曲和三聲中部都出現了兩次,而且每次都插入了一段迅急的四二拍旋律。這種處理使得時間增長不少,故而貝多芬刪去了其中的重複。狄奧多·阿多諾稱,諧謔曲和三聲中部由於都處於同一調性,使得該樂章更具有整體性,彷彿就是一組舞曲。
開始的引子和諧謔曲主題包含類似的動機,但一個在F大調,另一個在D大調。最後的諧謔曲再現時,故意出現了走調的音,意在善意地調侃鄉間的蹩腳樂手。此後速度加快,更為奔放,但隨即戛然而止,為緊接著的風暴做下準備。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暴風雨」。f小調,四四拍。顧名思義,此樂章描繪了一場劇烈的雷陣雨。該樂章採用了現實手法,一開始由低音弦樂的和弦、小提琴到之後的定音鼓、長笛營造出雷雨的氣氛, 直到發展出一個激烈的高潮。其中也有模仿大風和降雨的樂段。最終雨過天晴,雷聲漸行漸遠,木管樂器吹奏出一個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霽時的彩虹,並直接進入末樂章。該樂章有著非凡的震撼力。
由於第四樂章並沒有得到解決,與第五樂章關係緊密,因而有評論家將它看作末樂章的一個長引子。這並非沒有先例:莫扎特的第4號弦樂五重奏也在安寧的末樂章之前加入了一個長而暴烈的序幕。









第五樂章


末樂章(終曲,小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F大調,八六拍,奏鳴迴旋曲式。開始的八小節起承前啟後的作用,真正的主題從第9小節開始。第一主題也有八小節長,有著對稱性,旋律簡潔樸素,在這裡象徵牧羊人感恩的歌謠。第二主題由顫音裝飾,悠揚如牧歌。主題進行變化時,弦樂部分有不斷的震音進行變奏。發展部的開頭主題重現一遍。整個樂章溫暖、甘美,不失簡潔,被稱作「真正的田園風格」。
安東尼·霍普金斯將末樂章的尾聲稱為全曲最精緻的音樂。開始時十分靜謐,但漸漸發展到了幾乎全部樂器齊鳴的狂喜地步,同時第一小提琴急速在高音區演奏三連音。然後有一段祈禱一般的弱奏,許多指揮家都在這裡放慢了速度。簡單地對前面內容作出回顧之後,全曲以兩個和諧的和弦結束。

柏遼茲在其對貝多芬交響曲的分析論文中對該作品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這一令人驚嘆的圖景,應該由普桑設計,由米開朗基羅執筆……
那些偉大、崇高而美麗的古代詩篇,在這一音樂的奇蹟面前也變得蒼白!……
把臉藏起來吧,可憐的古董詩人們,可憐的凡人;你們中規中矩的語言,儘管純淨和諧,卻也比不過聲響之藝術。……是的,偉大而可敬的詩人們,你們被打敗了。











模仿鳥鳴的爭議

該作品第二樂章結尾處,有三種木管樂器模仿了小溪邊的鳥鳴。這一幾乎是自然主義的樂段,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囿於古典樂派的傳統觀念,人們認為如此粗糙、未經處理的聲響,根本不適宜用在交響曲中,甚至不能被稱為音樂。但柏遼茲對貝多芬進行了辯護,認為他的手法相當高明,有著相當的感染力。並稱如果「鳥鳴聲是幼稚的模仿」,那對「風暴中的電閃雷鳴、風起雲湧」又該作何評價;更稱這時貝多芬已幾乎耳聾,這些鳥鳴聲可以說是對於聲響世界的回憶和緬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google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皇帝 emperor

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73,又稱作「帝王或皇帝」協奏曲,乃貝多芬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作品,於1809年至1811年間在維也納完成初稿,接著於1811年11月於萊比錫作首演。貝多芬亦曾將此作品獻予奧地利的魯道夫公爵。



1809年4月至5月間,奧地利遭到法軍攻擊,維也納陷入四面楚歌之中。貝多芬亦在機緣巧合下,躲進弟弟的地窖當中,以枕頭遮蓋著頭隔著法軍之炮火,至於身兼貝多芬學生及朋友的魯道夫公爵,更因此逃往城外。次年1月,當魯道夫公爵凱旋歸來時,貝多芬遂將此作品獻予魯道夫公爵,及在1810年2月4日將手稿交予伯萊特科普夫與哈泰爾(Breitkopf & Härtel)出版社。
此曲以「帝皇」作副題,然而此名字並非貝多芬或出版社編定,而是由英語系國家另行補上。此副題之由來已無從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創作期間之同時期政局,可以約略瞭解到該曲之含意。當時之首演被迫移師至維也納以外地方,然而,1811年11月28日在萊比錫之首演,反而獲得空前成功,各報章亦因而稱讚該曲為「有史以來最獨一無二、最天馬行空、最傳神,亦是最困難的協奏曲之一」。

此首合共40分鐘之協奏曲,共分下列三段樂章:


I. 快板(Allegro)
II. 稍快的慢板(Adagio un poco mosso)
III. 迴旋曲—快板(Rondo - Allegro)


第一樂章

  降E大調、四四拍子、快板、協奏風奏鳴曲形式

本樂章之曲式十分龐大,約長二十分鐘,比其餘任何一個樂章長多於一倍。樂章以雄偉之姿態開始,由整個樂團演奏三個宏亮的和弦,中間穿插著鋼琴踏沓而來的琶音。鋼琴炫技的樂段過後,樂團奏出本樂章之主旋律,鋼琴則在九十五小節後方才出現,並以簡單之上行音階作引子,輕柔地帶出樂團奏起的一個主題。接著鋼琴跟樂團展開篇幅較長之對答,情緒跌宕起伏,其中一段鋼琴以厚重的和弦及應對管樂,靈感似乎來自法軍及奧軍於維也納之戰役


第二樂章

  B大調、四四拍子、慢板、自由的變奏形式

此段落開始之時,先以弦樂以弱音演奏出溫柔而仿照詩歌之樂段,使得全個樂章增添夜闌人靜之感覺。其後則變得極簡樸—鋼琴以奇幻下行旋律作獨奏,及將開首樂段移至隨後作進一步發展,使得內容極為精緻。


第三樂章

  降E大調、六八拍子、迴旋曲形式

本樂段帶有歡欣氣氛,先以七拍子迴旋曲(ABACABA)作開端,接著由奏鳴曲式與迴旋曲混合,到最後以鋼琴引發之華彩樂段作結。




分析評論 


「皇帝」基本上是相當具有雄心的一首作品,依過去的經驗降E大調在貝多芬手上,往往代表著英雄的、尊貴的,在調性上正巧與第三號交響曲「英雄」一樣。有趣的是,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原本是要提獻給拿破崙,而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則寫於拿破崙進攻維也納,兩曲時空背景都與拿破崙有所牽扯,而調性正巧也都選用降E大調!

「皇帝」的音樂包含有進行曲動機、強而有力的旋律、以及其他的軍隊要素,不過倒是沒有炮彈侵襲的陰影。因此音樂透露強韌、前進的精神意志,卻未因當時局勢險惡而露出絲毫戰慄恐懼之感受,貝多芬的「硬頸」再次在此凸顯出來。而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的許多音樂要素,在第四號中都已經實驗過,因此在「皇帝」中運用起來,顯得更具能量、更成熟、更感人。

「皇帝」第二、三樂章不停頓的連續演奏,手法也與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一樣。不過兩曲開頭的表現方式卻不同,第四號以鋼琴主奏揭開序幕,第五號則在管絃齊奏後,才以鋼琴花奏開始。而像「皇帝」這樣的「鋼琴協奏曲開始橋段」,日後被其他浪漫派的作曲家模仿了不下十數次,幾乎成了浪漫鋼琴協奏曲的「起手式」典範。

從編制上來看,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都採用兩管編制,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都是兩支,而弦樂則是分成五部,樂團規模上看起來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在配器的運用上,第四、五號明顯有別於第一、二、三號;「皇帝」鋼琴協奏曲,更強調主奏樂器與樂團之間的對話,而音樂的重點也不僅只擺在主奏鋼琴的炫技上,樂團整體的音樂織度更為立體有機,在協奏伴奏之餘更能展現管弦之美,尤其在木管群甚至銅管群的個性化表現上,都取得極佳的表現,「皇帝」鋼琴協奏曲因而聽來堂皇豐富、不落俗套。













參考資料:http://mypaper.pchome.com.tw/classic/post/2264843、維基百科

暴風雨 Tempest

貝多芬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Op.31 Nr.2

「暴風雨」奏鳴曲是貝多芬唯一的D小調奏鳴曲,屬於中期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最早作品之一,此曲徹底掙脫貝多芬早期保守的奏鳴曲模式。一八○二年,可能是貝多芬生涯中最痛苦的一年‧在該年所寫的「海里金史塔特遺書」中,反映出貝多芬被絕望的耳病侵襲,面臨肉體與精神難以忍受的打擊後,悲劇般的宿命觀。在這不安與絕望,並以堅忍的意志克服之年,貝多芬寫作了第二交響曲和這首「暴風雨奏鳴曲」。





第一樂章(Largo-Allegro 最緩板,快板)

D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這首奏鳴曲的特色,在於這個第一樂章。這裡貝多芬在奏鳴曲式的成規中,試圖以獨特的曲式加以處 理,並描繪出緊迫與弛緩的巧妙對比。樂章在開頭個六個小節中,速度就由最緩板,快板,變到慢板。在這裡凝聚了許多的期待與好奇後,雄渾但單純的旋律,從低 音湧現出來,開始了強有力的音樂進行。這樂章個緊迫感,雖非「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爆發似個東西,但曲中存在個要戰勝心中憂煩的意志力,卻是人人所能共感 的。




第二樂章(Adagio 慢板)

降B大調、2/4拍子,缺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因為是慢板樂章,所以沒有奏鳴曲式樂章中的緊迫氣 氛。開頭和第一樂章一樣,也由琶音開始。最希罕的要算是主題在高音域與低音域頻繁地往來,這是在慢板樂章中所不曾見的。這種手法,不僅沒有不自然之慮,而 且還醞釀出一種深切的感情。這是優美、安詳,而且充滿憧憬之情的樂章。



第三樂章(Allegretto 稍快板)

D小調、3/8拍子,奏鳴 曲式。這是非常優美的終曲。雖然蘊藏著浪漫的情趣,卻感傷般地表現出來。這樂章的美,是一種「虛幻無常」的美。在這裡展開出貝多芬所追求的夢的世界。這樂 章中,除少數小節外,自始至終都以十六分音符相同的節奏進行。兩個主題的展開,找不到片刻的停歇,並表達出優美的明暗變化,抒展出精彩的鋼琴獨奏技巧。



聆聽:


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







參考資料 :I'm Vlog、奇摩知識

月光 Mondscheinsonate

月光奏鳴曲 Beethoven Sonata No. 14  op. 27/2

貝多芬 升 c 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作品27/2,別稱「月光奏鳴曲」(Mondscheinsonate)
該曲於1801年夏天在匈牙利作成。據稱,此作品題獻給貝多芬17歲的學生裘莉塔·圭齊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據說貝多芬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貝多芬自己在該作品的樂譜上使用了「幻想曲一般」(義大利文:Quasi una fantasia)的字樣。「月光」的名字來源於音樂評論家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的一篇評論,他將該曲第一樂章的朦朧氣氛與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

《月光奏鳴曲》共三個樂章。
  1. 遲延的柔板
  2. 小快板(Allegretto
  3. 激烈的急板
  •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樂章以左手的八度音和右手的三連音琶音開頭,漸漸引入右手旋律;同時,右手的三連音固定節奏型依然不停,一直貫穿全曲。力度非常弱,多標註有「pp(很弱)」,最響處也不過是「mf(中強)」。該樂章時長約6分鐘。   該樂章氣氛沉著、朦朧、有著靜想的意味,令人印象深刻。柏遼茲評論說:「這是人類語言所不能描述的詩篇。」他亦將右手的旋律稱為「追悼」,這與「月光」的解讀大相徑庭。即便在貝多芬的時代,該樂章也享有盛名,甚至到了令貝多芬煩惱的地步——他對自己的學生卡爾·徹爾尼說:「我絕對寫過更好的東西。」

  • 第二樂章: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較常規的諧謔曲,包括諧謔曲主題和三聲中部,之後諧謔曲主題再現一次。採用了升c小調的和聲大調降D大調(之所以稱「降D」是為了記譜識譜上的方便)。樂章時長僅2至3分鐘。   該樂章篇幅短小,主題簡短(四音固定音型),有多次重複;較為平靜、優美,充當前後兩樂章之間的橋樑作用。李斯特稱之為「兩道深邃的深淵間的一朵小花」。 

  •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此樂章是全曲的重心,也是貝多芬實驗性質的一曲。第一主題是右手爬升的琶音,左手是強烈的斷奏。第二主題較如歌,與第一主題交織細密。發展部開頭回顧了兩個主題,並在再現部結尾處達到戲劇性的高潮。該樂章時長約11至12分鐘。   該樂章情感爆發十分激烈,有許多快速的琶音、顫音和誇張的表情記號,對於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體驗有著很高的要求。查爾斯·羅森曾就該樂章說過:
    這是對情感的不羈表達,直至二百年後的今天,其激烈程度依然令人驚詫。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youtube

悲愴 Pathétique

悲愴奏鳴曲 Beethoven Sonata No.8 op.13

  貝多芬的 c 小調第 8 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3,別名《悲愴奏鳴曲》(Sonata Pathétique)
  創作於1799年,分三個樂章,第一、三樂章為C小調。第二樂章為降A大調。是貝多芬最出色的鋼琴奏鳴曲之一。據說貝多芬在創作完成該作品時,他的父母不幸去世。有人認為該作品是貝多芬前半生的寫照。反映了作曲家內心孤獨但又不向命運低頭執著的性格。但也有人將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認為這是對青春的詠嘆。實際上,這首奏鳴曲被變奏後常常成為戀愛影視的背景音樂。
   
《悲愴奏鳴曲》共三個樂章。
  1. Grave; 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莊嚴、活力的快板)
  2. Adagio cantabile(如歌的柔板)
  3. Rondo: allegro(迴旋曲,快板)

  • 第二樂章:降A大調。如詩的慢板。採用了三段體曲式。用柔和的旋律驅散了第一樂章深邃感。該章節被改編成多種變奏版本。成為輕音樂中名篇,常被其它藝術引用,象徵純潔或愛情。且該樂章對流行樂也有著深遠的影響。http://www.youtube.com/watch?v=n2nG1bt7IBM&NR=1

  • 第三樂章:C小調,迴旋曲式,快板。親切和活潑給人一種青春不安與自信。也有人認為曲中有濃郁的思鄉情緒。但以作品的標題來看,很像要表示一種不可阻止的生命活力。該樂章有許多結尾都有貝多芬式的特徵。表達了作曲家那種自信張揚性格。許多專業人士對該樂章的評價最高。也有許多被改編的版本。甚至改成拉丁舞舞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qRkr7WgQ_Y4&feature=related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