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田園 Pastoral

貝多芬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no.68

於1808年創作的五樂章交響曲。這部作品模仿了自然。各樂章都有小標題,其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的聲響效果,對於交響樂形式和結構的開創性變革,都大大提升了標題音樂的地位。
貝多芬天生愛好自然,曾花盡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頻常地離開維也納,為的是到偏遠的鄉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岩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岩石,都能給人以共鳴。」人們在他1803年的筆記本中找到了這樣的話:「河愈大,調愈沉」,說明他通過觀察自然汲取靈感。《田園交響曲》就是根據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體驗寫成的。他並不是首位以交響樂描述大自然的作曲家,之前的約瑟夫·海頓曾於1802年首演的清唱劇四季》;然而他的技巧而要更高一籌,使得全曲充滿了對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對心境的出色描摹。


該交響曲突破了古典樂派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包含如下五個樂章:
  1. 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2. 小河旁邊之情景 (Szene am Bach)
  3. 鄉民們快樂的集會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4. 暴風雨 (Gewitter. Sturm)
  5. 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全長約40分鐘。最後三個樂章之間沒有間歇。




第一樂章


首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到達鄉郊,復甦輕鬆的心情」,F大調,奏鳴曲式。開頭平靜、優美,漸漸變得積極、熱切,描繪了作曲家初到鄉間的感受。共有7個不同的動機。 開頭是一個平靜但有活力的樂句,並由此引發出了主題。發展部中,主題的一個下行動機進行了不斷的重複,多彩的配器營造出了生機盎然的氣氛。該樂章使用了微縮的手法,將十分簡短的動機多次變形。伊方·弗林德爾評論說:


貝多芬用節奏和動機的手法模擬了自然無止盡的重複規律,並且使用純粹的和聲創造了闊大的效果。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甚緩的行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小河旁邊之情景」,降B大調(F大調的下屬調),八-十二拍,奏鳴曲式。開頭弦樂器演奏出一個模擬流水的動機;大提琴部分有所分工,只有兩位樂手演奏流水動機,其餘的與低音提琴一同作撥弦的伴奏。
該樂章緩和、寧靜,描繪了作者陶醉於小溪邊美麗景緻時的感受。尾聲從第124小節開始。樂章結尾處(第130小節)有一個由三種木管樂器演奏的華彩段,模擬了三種不同的鳥叫聲。貝多芬在樂譜上作出了標示:夜鶯(長笛)、鵪鶉(雙簧管)、布谷鳥(單簧管)。這一做法在當時引起了爭議。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鄉民們快樂的集會」,F大調,諧謔曲。此樂章描繪了人們歡快的舞蹈。結構與平常的諧謔曲(諧謔曲—三聲中部—諧謔曲)不大相同,如下所示:
諧謔曲—三聲中部—四二拍插部—諧謔曲—三聲中部—四二拍插部—諧謔曲(縮短)
也就是說,諧謔曲和三聲中部都出現了兩次,而且每次都插入了一段迅急的四二拍旋律。這種處理使得時間增長不少,故而貝多芬刪去了其中的重複。狄奧多·阿多諾稱,諧謔曲和三聲中部由於都處於同一調性,使得該樂章更具有整體性,彷彿就是一組舞曲。
開始的引子和諧謔曲主題包含類似的動機,但一個在F大調,另一個在D大調。最後的諧謔曲再現時,故意出現了走調的音,意在善意地調侃鄉間的蹩腳樂手。此後速度加快,更為奔放,但隨即戛然而止,為緊接著的風暴做下準備。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暴風雨」。f小調,四四拍。顧名思義,此樂章描繪了一場劇烈的雷陣雨。該樂章採用了現實手法,一開始由低音弦樂的和弦、小提琴到之後的定音鼓、長笛營造出雷雨的氣氛, 直到發展出一個激烈的高潮。其中也有模仿大風和降雨的樂段。最終雨過天晴,雷聲漸行漸遠,木管樂器吹奏出一個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霽時的彩虹,並直接進入末樂章。該樂章有著非凡的震撼力。
由於第四樂章並沒有得到解決,與第五樂章關係緊密,因而有評論家將它看作末樂章的一個長引子。這並非沒有先例:莫扎特的第4號弦樂五重奏也在安寧的末樂章之前加入了一個長而暴烈的序幕。









第五樂章


末樂章(終曲,小快板),貝多芬的標題為「天霽後牧羊人感恩之歌」,F大調,八六拍,奏鳴迴旋曲式。開始的八小節起承前啟後的作用,真正的主題從第9小節開始。第一主題也有八小節長,有著對稱性,旋律簡潔樸素,在這裡象徵牧羊人感恩的歌謠。第二主題由顫音裝飾,悠揚如牧歌。主題進行變化時,弦樂部分有不斷的震音進行變奏。發展部的開頭主題重現一遍。整個樂章溫暖、甘美,不失簡潔,被稱作「真正的田園風格」。
安東尼·霍普金斯將末樂章的尾聲稱為全曲最精緻的音樂。開始時十分靜謐,但漸漸發展到了幾乎全部樂器齊鳴的狂喜地步,同時第一小提琴急速在高音區演奏三連音。然後有一段祈禱一般的弱奏,許多指揮家都在這裡放慢了速度。簡單地對前面內容作出回顧之後,全曲以兩個和諧的和弦結束。

柏遼茲在其對貝多芬交響曲的分析論文中對該作品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這一令人驚嘆的圖景,應該由普桑設計,由米開朗基羅執筆……
那些偉大、崇高而美麗的古代詩篇,在這一音樂的奇蹟面前也變得蒼白!……
把臉藏起來吧,可憐的古董詩人們,可憐的凡人;你們中規中矩的語言,儘管純淨和諧,卻也比不過聲響之藝術。……是的,偉大而可敬的詩人們,你們被打敗了。











模仿鳥鳴的爭議

該作品第二樂章結尾處,有三種木管樂器模仿了小溪邊的鳥鳴。這一幾乎是自然主義的樂段,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囿於古典樂派的傳統觀念,人們認為如此粗糙、未經處理的聲響,根本不適宜用在交響曲中,甚至不能被稱為音樂。但柏遼茲對貝多芬進行了辯護,認為他的手法相當高明,有著相當的感染力。並稱如果「鳥鳴聲是幼稚的模仿」,那對「風暴中的電閃雷鳴、風起雲湧」又該作何評價;更稱這時貝多芬已幾乎耳聾,這些鳥鳴聲可以說是對於聲響世界的回憶和緬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goog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